用户登陆搜 索 |
查看图书
图书目录:译者序
致谢 引论 方法论 总结 第1章均衡与再生产:线性模型 1.1 简要回顾 1.2更为完整的马克思均衡定义 1.3不完全竞争的模型 1.4动态线性里昂惕夫模型 第2章再生产性与剥削:一般模型 2.1 简介 2.2模型详述 2.3再生产解的存在 2.4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 2.5剥削,劳动价值,联合产品及稀缺投入 2.6劳动力价值的社会决定 2.7阶级意识与技术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 2.8小结 附录1:劳动价值社会决定的再生产解的存在性 附录2: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有效的充要条件 2.9问题概述 2.10模型 2.11马克思主义基本定理 2.12结论 第3章 马克思一般均衡中的利润率平均化. 3.1 简介 3.2存在金融资本市场的马克思均衡 3.3概要:马克思经济模型中引致利润率平均化的原因 何在 3.4正利润、正剥削和利润理论 第4章可行的技术进步与利润率上升理论 4.1 引言 4.2价值利润率和价格利润率 4.3技术变革对利润率的影响 4.4稳定增长状态下可行的技术进步 4.5小结 附录:Frobenius-Perron特征值定理 第5章 关于利润率下降的持续争论:固定资本及其他论题 5.1 建立微观基础的必要性:方法论 5.2反对Okishio理论的各种论点 5.3有固定资本情况下的利润率上升:一个特殊情形 5.4有固定资本的一般情形:von Neumann模型 5.5结论 第6章真实工资的变化与利润率 6.1 简介 6.2收入相对份额不变的技术变化 6.3部门内部相对份额不变的一个模型 6.4技术进步与阶级斗争:技术进步的效率性对控制性 6.5 小结 第7章价值规律和转化问题 7.1马克思的课题:利润来自哪里 7.2马克思和生存性工资 7.3价值规律 7.4转化问题 7.5小结 第8章转化对应 8.1 简介 8.2转化对应 8.3转化对应的一些应用 8.4小结 第9章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危机 9.1 简介 9.2简单再生产 9.3扩大再生产 9.4三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 9.5一个单部门模型 9.6小结 第10章总结与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术语中英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