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陆搜 索 |
查看图书
图书目录:自 序
随 笔 从培根的辩护说起 法家人物李斯评议 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人性基础 ——闲话“林冲休妻” 姜维屯田与伦理承担 中西文化交流略谈 辩论杂谈:寓意和规范 好一只破风筝 为何不懂建筑所有的自由 守住法治的文明底线 倾听有产者的“财产权困惑” 在流动的时间之河你们都是幸福的鱼 ——“法学时评网”2004年新年问候 网络生活好极了 ——“法学时评网”三周年补记 事案评论 法律解释中的市场化语境之辨 ——评大韩航空公司“4·15” 坠机事件的诉争 法官应如何解释法律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受 捐赠案”法律适用评析 规章专权,法治难行 ——从“浏览黄色网站案”的规章 适用说起 法治的皮与囊 ——关于黄金高案一审的一些疑惑 法院,你可知司法为何物? ——对某地方法院推行所谓 “先例判决制”的评论 让房屋拆迁走出“以政促政”的困境 ——从国办发(2004]46号 文件谈起 习惯与学术权力较量 ——《读书》评奖风波有感 学术公共人的公共意识 ——再评《读书》评奖风波 讲 评 “民间索赔”的法学思考 ——1996年11月28日在中国政法 大学的讲座 传统与革新 ——1998年5月12日在中国政法 大学的演讲 从撤退开始:《民法总论》的姿态和进路 ---2001年10月13日在中国人民 大学的讲座 民法秩序的主体性基础及其超越 --2002年11月2日在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的学术报告 “保留多样性整合”的编纂思路 ——北川教授评点中国民法典 草案体例 物权法政策之辨:市场经济体的法权基础 ——对《物权法(三草)》征求 意见稿的评论 现今通行的法学方法论的两个局限 ——冯象《法学方法和法治的 困境》的粗略解读 侵权行为法责任发生基础的讨论 ——略评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之 过错、违法性与因果关系》 关于《物权法草案》(第四次审议稿)的 一些讨论 ——在北大法学院“物权法草案 研讨会”上的评议汇集 物权立法的合宪性问题 ---2006年3月16日在中国人民 大学的讲座 亿 会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怀念谢怀拭先生 点滴的追忆,无限的怀念 ——遥祭杨振山老师 杂 录 美国侵权法精要 ——柯恩卡《侵权法》影印本前言 整理也是一种有益的研究 ——《民法总论》初版自序 评价法学的现代轨迹 ——评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为了未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法律之羞” ——《律师文摘》创刊五周年致贺 为什么要毕业? ——在中国政法大学2005届本科生 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保持乐观,才能够一往无前 ——2005年11月4日在“沧海云帆” 论坛上与网友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