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陆搜 索 |
查看图书
图书目录:序 言 苏国勋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 一基于宗教或巫术动机的共同体行动之原初的此世性 二精灵信仰 三“超感官的”力量的起源 四 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 五神祗的世界与功能神 六祖先崇拜与家父长祭司制 七政治团体的神与地方神 八一神信仰与日常性宗教 九普遍主义与一神信仰 十强制神、巫术与崇拜神 第二章巫师一祭司 第三章神概念、宗教伦理、禁忌 一伦理之神,立法之神 二超神的、非人格性的力量,神所创造的秩序 三禁忌规范的社会学意义,图腾信仰 四禁忌化、共同体关系与定型化 五巫术伦理与宗教伦理,罪意识、救赎思想 第四章“先知” 一与巫师、祭司对立的“先知” 二先知与立法者 三先知与传道者 四秘法传授者与先知 五伦理型预言与模范型预言 六先知启示的性格 第五章教团 一先知、信徒与教团 二教团的宗教性 三预言与祭司经营 第六章神圣的知识、布道、司牧 第七章 身份、阶级与宗教 一农民阶级的宗教性 二早期基督教的城居性格 三贵族与宗教,信仰战士 四官僚制与宗教 五“市民的”宗教之多样性 六经济的理性主义与宗教一伦理的理性主义 七小市民阶层之非典型化的宗教态度,职工的宗教 八最为劣势的特权阶层之伦理的救赎宗教 九救赎宗教的阶级与身份的制约性 十犹太教与印度教的贱民宗教性:怨恨 十一知识阶层对世界诸宗教的影响 十二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的小市民知识主义 十三上流阶层的知识主义、平民的知识主义、贱民的知识主 义与教派的宗教性 十四西欧之宗教“被启蒙者”教团的形成 第八章神义论的问题 --神教的神观与世界的不完美 二神义论的纯粹类型——弥赛亚的末世论 三彼世信仰、天意信仰、报应信仰、预定论信仰 四有关世界之不完美的问题的各种尝试解决之道 第九章救赎与再生 第十章救赎之道及其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一巫术宗教与仪式主义; 仪式主义宗教皈依的各种归结 二 日常伦理之宗教性的体系化 三忘我、狂迷、病态的快感与合理的宗教救赎方法论 四 救赎方法论之体系化与理性化及生活态度 五宗教达人 六拒斥现世的禁欲与现世内的禁欲 七逃离现世的、神秘主义的冥思 八亚洲的救赎宗教与西方的救赎宗教之差异 九救世主神话与救赎论 十 由秘迹恩宠与制度恩宠而来的救赎 十一因信得救 十二由预定恩宠而来的救赎 第十一章 宗教伦理与“现世” 一宗教信念伦理与现世的紧张关系 二作为宗教伦理之基础的邻人伦理 三宗教对贷款取息的排斥 四 宗教伦理的生活理性化与经济的生活理性化之间的紧张 关系 五宗教爱之无等差主义与政治之暴力性 六基督教对国家态度的转变 七“有机的”职业伦理 八宗教与性 九同胞爱伦理与艺术 第十二章文化宗教与“现世” 一犹太教的现世取向 二天主教徒、犹太教徒与清教徒对营利生活的态度 三犹太教的律法宗教性与传统主义 四犹太教徒与清教徒 五伊斯兰教的顺应现世 六原始佛教的逃离现世 七诸文化宗教与资本主义 八早期基督教的拒斥现世 西中名词对照表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