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所有图书 > 法理学(第二版)
查看图书
  • 书名:法理学(第二版)
  • 作者:孙国华 朱景文 主编
  •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年月:2004.8
  • 页数:423
  • 书价:30.00
  • 登录号:021874
  • 分类号:D90
  图书目录:绪论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职能 

第二节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法学的体系与法理学 

第四节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篇  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社会调整与法的产生 

第一节社会调整及其分类 

第二节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 

第三节法的产生过程 

第四节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与法 

第二章法的概念和本质 

第一节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 

第二节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 

第三节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 

  第四节法的定义 

第三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节法的作用和职能 

  第二节法的价值 

第四章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 

  第一节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 

  第三节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第四节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第二篇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一节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与法的继承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六章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人权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的国家强制性和自愿遵守性 

  第五节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 

  第六节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与生产力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与所有制结构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市场经济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与对外开放 

第八章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与国家权力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政党政治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与社会自治 

第九章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与道德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与宗教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

第十章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法治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中国走向法制现代化的历程

  第四节  中国法治化道路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三篇  法律调整

第十二章法律调整及其机制

  第一节法律调整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调整的对象

  第三节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和类型

  第四节法律调整的机制

  第五节法律调整的效果

第十三章法的创制(立法活动)

  第一节法的创制与法的形成

  第二节立法制度

  第三节法的创制过程与立法程序

  第四节立法技术

  第五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法的渊源

  第一节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第三节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第四节  中国的判例

第十五章法律规范

  第一节法的要素与法律规范 

  第二节法律规范的结构 

  第三节法律规则的种类 

  第四节法律规范的效力 

第十六章法的体系 

  第一节法的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体系的结构:法的部门的划分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 

  第四节公法与私法问题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第一节法的实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第二节司法适用 

  第三节行政适用 

  第四节仲裁和调解 

  第五节法的适用的主要阶段 

  第六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第十八章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类推 

  第一节法律解释 

  第二节法律推理 

  第三节类推适用 

第十九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第五节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六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二十章法律责任、法律监督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第一节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第二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三节法律监督 

  第四节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参考书目